今天,亿米君就由这位家长张女士(化名)的例子来开头,跟大家聊一聊孩子学前要抓中文还是英文?
1、中文竟成“外语”?
张女士很早就计划让孩子以后出国留学,所以从小就送她女儿Amy(化名)去了香港的一所国际学校就读,想着要反正以后要出国,越早进入这个体系越好。可是后面她却发现了一个更大的问题:孩子的中文太差了!
张女士以为在香港这样的母语环境下,Amy的中文习得应该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,而且自己本身就是中国人,平常也会说中文,孩子的中文应该没什么问题。
可现实是张女士表示Amy虽然中文在听说上面基本没有问题,但是读写上面完全不行,对于一些古诗词的理解背诵完全不感兴趣,写字也写的歪歪扭扭的,与同龄孩子相比实在是差远了。
考虑到后面还是要想要让孩子回国发展的,母语还是得抓起来。于是张女士也去找了中文家教,但是Amy因为习惯说英文了,在学习的时候还是会习惯偏向用英语,抵触去学中文。
后面慢慢引导下也有学,但是进度很慢。后来她还规定了在家里必须讲中文,可有时遇到比较难的话题比如历史生物等,Amy还是会下意识讲英文,要不就不说了。
这样下来竟然出现了一种比较奇怪的现象:中文对于孩子来说竟然相当于是“外语”了。尤其在国际学校圈里,这确实是很多家庭会有的情况。
2、母语大环境下,中文还要抓吗?
事实上,亿米君见过的很多身边的家长还是想让孩子回国发展,对于这些家庭来说,学好中文非常有必要。
(1)学习中文有助于学好其它学科!
中文是一门工具,学的是语言能力,但也是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。如果学好了中文,则英语一般上来讲也不会差,对于其它学科也是有帮助的。我们会发现身边很多语文好的孩子其它科目上也是不差的。
(2)中文很难短期恶补!
有不少家长反馈孩子在中文上学起来是会比较吃力的。实际上,英语是拼音文字,说的跟写的能对应的上,但中文说跟写是分开,确实相对较难,如果早期不注重中文,后面想捡起来会比较难。
像我们很多之前一直在公立学校读书的孩子,做一些阅读理解能力题目的时候尚且都会有问题,更何况是一直在英文环境里“半路出家”学中文的国际学校的孩子呢。
亿米君认为学习中文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,不是短期内能突击补起来的。孩子学前要主抓中文,而且要长期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