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亿米国际服务社 > 最新资讯

香港弘立书院设分子生物实验室,中学生科研成果迈国际(二)

发布时间:2019-05-29 18:06 浏览次数:359
  小四开始学用培养皿

  采用IB(国际文凭项目)课程的弘立书院,于2013年已透过独立资助的「书院计划」,让学生参与进阶科学教育,其中包括分子生物及生物有机化学的课堂;当时因校内未建成「分子生物实验室」,学生会在暑假或课余时到合作的大学使用实验室。弘立的「分子生物实验室」启用后,学生可以在内进行微生物、基因等相关研究。梁志清指出,学生先在小学的四、五年级开始,在课室做琼脂艺术(AgarArt),即在科学实验常用的琼脂培养皿(agarplate)上用细菌来「绘画」,熟习后,到七至八年级可参加分子生物技术联课活动。踏入高中后,九至十二年级的学生便会在教授及科研人员的指导下,进行STEM相关的个人研究项目。

  「现在的小朋友学习模式已很不同,他们是learningexponentially(倍数增长式学习)。」传统规定每学年进度的线性式课程,或会让学生感觉枯燥。「你知不知道为何现在学生觉得上课很沉闷?因为他们的脑袋转得很快,我们以为他们学不到,其实是他们学得快过我们。」梁志清强调:「现在的教育制度,要更积极地跟得上年轻人。」

  记者体验课:科学实验基本功

  研究实验为本的科学教育,由「落手落脚」做起。学校为传媒提供一节实验室体验课程,让记者亲身学习做科研的「基本功」——使用移液器(pipette)。我们抽取加入生理盐水稀释的泥土细菌样品溶液,转移到琼脂培养皿作细菌培植。「别少看这基本步骤,单是手执移液器的手势,已经有许多技巧要苦练。」梁志清笑指记者初执移液器的手势,暂时只得C-,「我当年也只是D级。」他笑说。

  肯学比知道重要

  研究实验为本的科学教育,中学生真的做得到吗?梁志清认为:「学生不是懂得所有知识,但他们可以学。只要愿意去学,肯定较他们知道多少重要。」他坦言,这种教育观念是革命性的,亦是必须要推动的:「我从港大退休,来中学帮忙(推动科学课程),是因为我发觉年轻人到大学时已失去创意。若不在中学时吸引他们去创意学习,我们会错失了我们的youngmind(年轻人的头脑)。」


  文中部分素材与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  申请香港国际学校,欢迎电话或微信咨询欧阳老师:18823407981

x

加服务社微信
申请香港国际学校